9月12日下午,国产探花
组织开展第十期全院集体“学习强科”业务研讨活动。本次活动邀请到国产探花
讲座教授、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、新大众文艺研究中心智库专家葛岩教授领学分享。学院领导班子、各系(中心)主任、教职工及博士生代表共同参与。活动由国产探花
院长汪文斌教授主持。

葛岩教授结合自身跨学科研究背景,以“何谓形象:一个认知模型”为主题,围绕形象研究的理论模型、学术前沿与项目申报经验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享。他首先回顾了自己从事国家形象研究的学术历程,介绍了从认知心理学出发,通过实验数据挖掘、社会网络分析、计算机模拟等方法,探索国家形象的形成机制及其动态演化。他指出,国家形象并非外部现实的直接反映,而是通过“图式”在大脑中被加工、简化和组织的心理结构。葛岩教授通过多个经典心理学实验,生动展示了人们在感知外部信息、形成刻板印象及对国家进行评价时,图式所起到的筛选和激活作用。他强调,图式、形象、刻板印象之间存在从抽象到具体的递进关系,这一理论框架有助于解释国家形象的结构和功能。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,葛岩教授结合自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经验,分享了项目申报的体会和建议。他以自身研究团队在北京、上海、郑州、深圳、银川等地开展的大规模调查为例,展示了中国大学生对不同国家形象认知的四象限分布,并介绍了在研究设计、数据处理和成果发表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挑战。他指出,国家形象研究不仅需要跨学科的方法整合,更需要关注国家战略需求和政策导向,做到学术创新与社会需求的结合。

在互动交流环节,参会师生围绕“如何将区域文化研究与国家形象传播相结合”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。葛岩耐心解答了大家的疑问,并结合实际案例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。他表示,国家形象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学术前沿领域,需要研究者不断突破思维边界,通过团队合作与学科融合实现创新发展。

汪文斌在总结发言中强调,学院高度重视“学习强科”活动在推动学科建设和有组织科研中的积极作用。此次研讨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宝贵经验,也为区域文化与国家形象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南。他希望全院教师进一步凝聚共识,在重大、重点项目申报和学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,助力学院打造高水平研究平台,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与国家智库建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