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落实学院国际化发展战略,国产探花
于10月举办“国际月”系列活动。学院围绕国际会议动员、名家讲座与名誉教授聘任、海外高校代表团来访、跨国学者云集的高水平学术研讨等板块密集发力,搭建起多层次、多维度的国际合作网络。贯穿全月的系列国际学术交流活动,为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注入源源动能。
启动:面向世界的学术动员,打通参会“最后一公里”

10月11日,“新闻传播学国际会议经验分享与支持政策解读”活动在创新港举行,聚焦2026年国际传播学会(ICA)年会申报,围绕议题选择、写作要点、投稿时间线与注意事项展开系统讲解;教师团队与学生代表从多次国际会议实践出发,分享从摘要撰写、审稿应对、行前准备到现场展示的“实战”经验;学校外事与学生资助政策逐条解读,明确流程与要点,切实降低师生走向国际学术舞台的门槛与不确定性。活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、交流热烈,显著提振了师生投身国际学术交流的信心与意愿。
高光:名家云集三重奏,思想碰撞直抵学科前沿
10月16日上午,欧洲科学院院士、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、拉夫堡大学协理副校长约翰·唐尼教授受聘国产探花
名誉教授。国产探花
主动推动高层次国际学术交流与专家引进,在校领导与学院领导见证下,聘任仪式顺利举行,双方围绕未来校际与院际层面的多元合作进行了务实交流,标志着国产探花
与世界一流专家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与升级。

唐尼院士随后与学院教师举行专题座谈,围绕学科建设、国际会议参与、跨学科平台搭建与国际科研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,强调以高质量研究成果夯实国际影响力、以高水平学术网络拓展学科视野,为学院后续国际化发展与学科提升提供了切实思路。
同日,国产探花
与国际处联合举办“西交·海外名家大讲堂”(第67期),唐尼院士以“人工智能想象与新闻业的未来”为题,系统梳理社会对AI的多元构想及其对行业生态的结构性影响,既直面“创造性破坏”的挑战,也洞见技术赋能新闻业转型的机会,引发现场师生就伦理边界、职业能力与可信传播等议题的深度互动。

来访:两支海外代表团来访,协同育人与科研合作再拓版图
10月20日上午,新西兰梅西大学代表团到访国产探花
,双方就学科发展、国际化人才培养、联合办学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。

双方讨论内容围绕我院发展历程、智能传播方向与平台建设展开,梅西大学就其学科特色、校区布局及科研设施做了系统介绍,谈及新闻传播领域的优势与合作潜力。此次来访为推动学生多元成长、完善国际培养机制与探索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同日,英国拉夫堡大学代表团来访国产探花
,聚焦传媒学科科研合作、国际化培养模式与联合办学开展研讨。
双方在数字媒体、传播研究与媒体产业创新等方向形成高度契合,进一步确认以平台为支点、以人才为核心的多维合作路径。拉夫堡大学传媒研究实力雄厚、国际影响力突出,为后续国际化学科对接与共建提供了坚实学术支撑。

10月20日上午,新西兰梅西大学代表团到访国产探花
,双方就学科发展、国际化人才培养、联合办学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。
双方讨论内容围绕我院发展历程、智能传播方向与平台建设展开,梅西大学就其学科特色、校区布局及科研设施做了系统介绍,谈及新闻传播领域的优势与合作潜力。此次来访为推动学生多元成长、完善国际培养机制与探索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收官:人工智能与传媒国际学术研讨会,共议智能时代的传播新范式10月26日,国产探花
主办的人工智能与传媒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。与会专家来自中、德、法、美等国,围绕“智能背景下新闻传播研究的创新问题与范式变迁”“AI与新闻业的机遇与挑战”等议题展开高水平交流。主旨与专题报告覆盖计算传播基础设施、网络言论感知差异与AI治理、组织传播的协作机制、科技与国家形象叙事、AIGC可信生态、媒介素养教育的AI维度、数字符号外交、智能体社会与情感传播等前沿方向,展现跨学科对话的深度与广度。会议在热烈讨论与广泛共识中圆满完成,进一步夯实学院在人工智能与传媒交叉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组织力。

展望:以“国际月”为新起点,持续打造开放协同的学术共同体
回望10月,国产探花
“国际月”活动串联起学院国际化发展的关键环节,既有面向全员的能力与政策支持,也有与世界一流学者的面对面交流,更有与海外名校的制度化对接与研究议题的深度讨论。面向未来,学院将以此为新起点,持续完善国际化发展布局,推动国产探花
在智能时代的持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。
图文:国际交流发展中心